中国微企网
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如何科学预防、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
发布日期: 2023-04-25 13:00:4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见习记者 林昀肖 实习生 朱益孝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老年痴呆患者约1500万人……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促进健康老龄化刻不容缓。4月19日,中日友好医院举行“安然迈入老年 享受健康生活”专题记者会,来自多个中医学科的专家代表,重点介绍老年人群特别需要关注的相关疾病的预防、诊疗和科学管理的知识方法。

在老年肾脏病领域,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主任李文歌指出,老年人是患慢性肾脏病最高危的一类人群,每年至少要做两次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有没有肾功能受损。老年人饮食应当清淡,注意血糖血压,服用药物时还应避免服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


(相关资料图)

在老年保健领域,中日友好医院保健医疗部一部主任乔薇指出,老年人患病存在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相对困难,需要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综合参与老年综合征管理达到老年人的全程治疗。

在血液肿瘤领域,中日友好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振玲介绍,血液科诊断核心方式是MICM,精准诊断细胞形态和遗传学特点,治疗血液肿瘤的主要方式不是做手术,而是化疗、靶向治疗结合的免疫化疗、细胞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在风湿免疫角度,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卢昕表示,风湿是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免疫系统对我们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破坏所致的疾病,除了影响骨骼、关节、肌肉外,还可能影响全身各处器官。最常见的风湿病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风湿病诊断最重要的手段是实验室化验检查,检测跟风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

在老年神经疾病方面,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金淼表示,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老年神经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暂时没有特效药物,但早期干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明显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帕金森病的症状是运动障碍、动作迟缓,早发现、早治疗同样也能延缓病情。脑卒中已经上升至老年人致死病因首位,一旦有脑卒中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急性治疗后还要进行康复锻炼,防止复发。

【老年肾脏病】肾脏病的预防和长期管理

问:泌尿系统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前往医院排查肾脏可能出现的损伤?

李文歌:泌尿系统有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情况是有症状的,一种情况是隐匿的。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尿痛、憋尿困难等,这种情况多半是泌尿系统感染,如果细菌逆行到肾盂还会出现发热、腰疼的情况。另外,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小便颜色会发深,也有腰痛、腹痛症状。这种情况出现以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看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如果有,红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可以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尿路结石、肾炎,即使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很多肾脏病起病比较隐匿,像慢性肾炎,包括高血压性肾损伤、糖尿病肾损伤,往往没有症状。如果出现症状是全身性的水肿,或者高血压,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时候也需要查尿,小便里可能会有红细胞,更可能会有蛋白尿,还要做血生化检测,看看是不是有肾功能受损。

泌尿系统的疾病有些有明显临床症状,有些起病比较隐匿。我们呼吁大家每年至少做一个尿常规检测,这样一些起病比较隐匿的肾脏疾病能被及时发现,避免误诊。

问:我国中老年人患慢病肾脏病的现状是怎样的?如果老年人得了慢性肾炎以后,应该怎样进行长期管理?

李文歌:老年人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发人群。2012年我国第一次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是10.8%。现在过去10年了,可能已经超过10.8%了。

因为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最主要的一个病因。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糖尿病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的第一位病因,我们国家目前是排在第二的病因,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在迅速增多。肾脏也是高血压损伤最常见的一个靶器官。长期患高血压的,如果高血压的防治没有达标,没有按时吃药,没有控制在理想的血压水平,时间长了也会导致慢性肾脏病。第三位是各种各样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些肾炎也是导致肾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肿瘤本身也可以导致肾小球疾病,肿瘤的一些药物也会造成一定的肾脏损伤。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我国的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防治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慢性肾脏病如果能早期发现,所谓早期发现就是尿里有微量蛋白尿的阶段,通过一些药物治疗,常常还是能够逆转,甚至是能够治愈。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即便用副作用很大的药物,疗效也常常是不满意的。所以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最关键的是早期发现。

另外,慢性肾脏病的防治还要针对病因,如果是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一定要达标。如果是高血压的原因,血压控制也很重要。如果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脏疾病,在早期阶段,药物治疗往往也能达到好的疗效。如果出现肾功能损伤了,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2了,这时候再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

【老年保健】如何识别和管理高血压与肌少症

问: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乔薇:老年人的血管僵硬度明显增加,血管弹性降低,会使老年人的高压升高,低压下降,导致压差增大。另外,老年人对血压的调节能力减退,特别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体位、进餐、环境、季节、温度、情绪等,都可能产生老年人的血压大幅波动。老年人本身随着增龄,各个器官功能也在减退,同时也存在多重用药。我们要根据每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权衡利弊,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治疗上,老年高血压同中青年人高血压是类似的,同样要限盐、均衡膳食、加强运动、限制体重,戒烟限酒。但老年人也可能过度限盐、过度限制饮食,出现低钠、低钾以及体重迅速下降、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是需要关注和避免的。

药物方面,老年人要小剂量地、逐步地开始降压治疗。另外,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老年人拿着一种降压药,说自己已经吃另一种降压药好多年了,血压控制很稳定,但身边朋友推荐这种药很好,能不能换这种药?实际上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吃一种药已经让血压控制达标,同时没有出现副作用,表明这种药是非常适合的,要根据情况个体化用药选择。同时,老年人在降压的过程中要逐步达标,我特别想强调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降压治疗,首先要降到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我们要降到140/90mmHg以下,要逐步分阶段地达标。

老年人血压特别容易波动问题上,需要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很多老年人都认为医生使用的水银血压计测量得比较准。实际上家庭自测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在家庭自测血压的。季节变化的时候,血压会有季节性波动,一定要随时监测并进行药物调整。老年人要关注情绪、关注睡眠,同时,要对合并的其他疾病,比如肾脏病、糖尿病等,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全面管理,才能使老年人血压降压达标,也才能安全地达标。

问:肌少症有哪些危害?老年人该如何进行早期识别?

乔薇:很多人都觉得老年人肌肉减少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没有关注。但是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如果肌少症得到了早期筛查、诊断以及治疗,相对来讲是可能逆转的,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老年人得了肌少症,会出现衰弱、乏力、站立不稳,特别容易跌倒。老年人一跌倒,经常成为“最后一跌”,可能就会出现骨折和很多相关风险。另外,肌少症会使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减退,减少社会交往,影响情绪。同时,也可能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肌少症还跟基础疾病相关,很多专科疾病会加重肌少症。反过来,如果肌少症没有得到及时干预,也会使专科疾病的恢复时间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如何识别呢?有句老话叫“人老先老腿”。如果发现老人走路越来越慢,站起来容易跌倒,步行距离越来越短,就可能存在肌少症。如果发现老年人四肢逐渐变细,特别是双腿变细,就可能存在肌少。如果发现老年人握力明显下降,也有可能存在肌少。另外,如果存在非意愿性的体重下降,不刻意地去减体重,但体重有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可能也存在着肌少症。

老年人自己也可以进行指环自测试验,把双手食指和拇指对齐,形成一个指环,环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刚好环成一个环,甚至手指还能重叠,表明肌肉量应该是有了下降。还可以进行一些客观检查,比如用皮尺测量非优势腿小腿的腿围,如果男性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可能也存在着肌少。如果发现了上述情况,就应该到医院进行诊治。

【血液】贫血与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

问:缺铁性贫血该如何治疗?是通过食物补充还是药物治疗?如果是药物治疗,是否血常规正常之后就可以停药了呢?

李振玲:缺铁性贫血是血液科门诊数量第一的病种,治疗时,很多病人都认为,只要改善一下饮食就可以改善贫血。但大多贫血阶段的病人,体内铁的储存量仅通过饮食不能改善,需要药物治疗。

药物有两种剂型,一种是口服铁剂,还有一种是静脉输液。对于大部分病人,如果胃肠道没有做手术,也没有吃了铁剂以后腹痛、腹泻等不能难受的情况,口服铁剂是可以的,因为口服铁剂比较方便。但是口服铁剂相对吸收率会低一些,因此疗程较长,补足已经缺失的铁需要3—6个月。一些病人刚吃铁剂一个月,一看血常规正常就把药停了。事实上,这个时候只是血常规正常了,但是体内的储存铁还是不达标的。疗程一定要3个月到半年,到时还要复查储存铁是否已经达标。如果病因没有祛除,很快病情又会反复。

如果病人口服铁剂不耐受,或者做了手术不能吸收铁,或者需要快速提升血红蛋白,我们就会选择静脉铁剂。目前静脉铁剂输入一到两次,就能把之前缺的铁补足。使用静脉铁剂血红蛋白上升速度快一些,两到三周以后就能上升,一般一个月就能恢复正常。

另外,有些病人补充的铁剂是充足的,但是病因没有祛除,比如月经过多、饮食习惯不良等,消耗完补充的铁以后还会发生贫血。对这些病人,病因也需要纠正,这是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第二个重要方面。

总而言之,哪些病人适合什么样的铁剂,医生会帮你判断,这些病人需要定期复查,疗程一定要遵医嘱。

问:很多老年人会发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癌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一定会发展成为淋巴癌?

李振玲:实际上,淋巴结肿大有四大原因,第一类原因是感染。比如,右扁桃体发炎通常会导致右頜下淋巴结肿大,或者牙龈炎、口腔溃疡均会导致临近区域的淋巴结肿大。这些病人会有相应的炎症表现,抗炎治疗后这个淋巴结能缩小,但有时候不完全消失,但肯定不会持续性增大。

第二种是风湿免疫科疾病比如干燥综合征等,也会有淋巴结肿大。

第三种是转移癌,比如颈部淋巴结大,可能是附近区域的器官,比如鼻咽癌、咽部肿瘤转移。锁骨上淋巴结大,通常是胃肠道、肺部的肿瘤转移。

最后一类是包括淋巴瘤在内的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的确诊必须依靠活检病理。要根据临床表现,最终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手段,尤其是病理活检来确诊。还可以用一些影像学的方法,包括CT、核磁或者PET-CT等新的仪器来做鉴别,这些要在医生的判断下选择。

【风湿免疫】风湿病的症状判断和保健措施

问:对于老人而言,风湿病是否有高发季节?老年人患风湿疾病应该注意什么?

卢昕:风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一年中不同时期并没有太大差别,也就是在一年四季的各个季节都可以发病。

那为什么老年朋友在就诊的时候经常感觉,“为什么我一到冬天就犯风湿?”是因为这是病人的自我感受,风湿病是累及骨骼关节的疾病,关节部位的皮肤跟身体关节以外部位的皮肤相比,对冷更加敏感,所以病人在受凉以后,就会感觉到关节更加疼痛,所以病人会觉得一到冬天春天关节病就犯了。不是受凉容易犯风湿病,而是受凉风湿病症状就更加突出。

我们常常提醒老年朋友,在冬季气温比较凉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暖。如果您出现一些不能查明原因的全身不适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不能好转的时候,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风湿病,需要及时到风湿免疫专科就诊。

问:老年人初见什么症状的时候,应该来风湿免疫科就诊?

卢昕:凡是涉及到关节、骨骼、肌肉、皮肤,以及它的附属器官,比如关节的韧带、肌肉的肌腱,这些部位的不适时,可能是风湿病的一个症状。此外,因为风湿病是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全身各脏器损伤,内脏各器官的相应症状也有可能是风湿病的症状,比如持续时间较长的、不明原因的发烧,并且按照感染治疗后发热仍不能得到缓解,尤其还伴随着其他症状,比如皮疹、口腔溃疡、口干、眼干、肌肉无力、咳嗽、胸闷、气短等,这些都可能患上了风湿病,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还比如出现持续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成年人不明原因的腮腺肿大,找不到原因的心、肺、肾功能异常,不能用常见病因解释的脑梗塞、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等,可能也是因为患风湿病的缘故,如出现这些症状,都需要及时到风湿免疫专科来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老年神经疾病】帕金森病早期诊断

问: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吗?儿女发现家中长者出现哪些情况就有可能是帕金森病?我们应该如何早期识别和预防?

金淼:手抖是帕金森病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是很多手抖的病人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要诊断帕金森病,必须要有动作迟缓。帕金森病震颤是静止性震颤,在全身放松、什么事都不做的情况下出现震颤,手指对着做搓丸样运动,是帕金森样震颤。而良性特发性震颤患者特点是拿起一个东西来的时候手抖,把东西一放下就不抖了。我们可以大概通过这些特点去进行鉴别。良性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数量大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所以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出现手抖情况不用害怕,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帮您判断。

第二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个帕金森病自我筛查量表,量表当中9个比较常见的症状,例如:你从椅子上站起来有困难吗?你写的字比以前小了吗?有人说你说话比以前轻了吗?你走路的时候感觉不稳吗?你感觉突然脚像黏在地上一样吗?你感觉你的表情比以前少了吗?你的手和腿抖吗?你系钮扣有困难吗?你感觉抬不起脚,步伐很小吗?这是9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帕金森病症状。如果这9个问题一旦出现了3个或者3个以上,我们就建议您要去医院找神经科医生看有没有可能有帕金森病方面的问题。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有类似情况的话,就值得引起重视。

标签: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